close
看完捉迷藏(Hide and Seek)與大家分享一下心得,我分成兩個部份來講:

一‧心得感想勒【就是說我看到電影講的故事=廢話!】:


劇情一開始是女兒睜大眼睛看著這個世界﹝女兒她看到及認知的世界與大人所自以為是的世界﹞,接著是女兒看到父親在浴室扶著母親的屍體,但女兒是真的看到父親在救母親;還是看到其他的畫面與世界呢?!

母親發生事故之後女兒開始對父親冷默不理﹝這是兩個世界衝擊的開始﹞,而父親卻開始惡夢連連或是回憶到心靈受創的畫面。父親決定換個新環境從新開始,而這又是大人的父權主義與自以為是的世界,認為女兒需要換環境來修復心靈;但其實卻是自己心虛想逃避所構成的謊言及動機。

搬家後使這兩個世界強迫必須溶為一起,大人的認知及父親為女兒所架構的世界﹝幻覺或是看見鬼魂﹞,其實不就正是大人自己所願意相信的世界及父親內心的恐懼。小孩的認知及所看到的世界則是一次又一次的驚聳及女兒裝聾作啞的漠視母親的死因。

大人與小孩的觀點及世界,在一次又一次的衝突及女兒對父親的反抗,終於使父親一直認定的世界開始瓦解,才瞭解一切的一切都是父親自己自以為是的虛偽世界,其實父親的世界是架構在一個因心靈創傷所形成的双重人格世界。而到底是誰心靈受傷﹝搬家的原因﹞,是劇中的David呢?還是Emily?還是大人自以為是的世界呢?!


第二‧聊一下劇情及手法【其實就是在聊編劇和導演啦~~吼!!】:

一開始的三個世界與觀點就埋下了伏筆:

女兒看到的世界﹝藍天樹枝、自己開心=〈等於〉快樂的景象﹞。

母親﹝太太﹞看到的世界﹝小孩開心、自己開心=〈等於〉快樂的景象﹞。

父親﹝先生﹞看到的世界﹝太太、小孩兩人開心=/〈不等於〉先生自己不快樂的回憶與景象﹞。

父親每天於凌晨兩點零六分甦醒過來,是一個時間;是一個故事;也是一個謎﹝廢話﹞!而父親甦醒過來之前都做了一個惡夢,惡夢是心靈的創傷所造成的還是對太太的唸唸不忘所造成的,當然從汗流浹背的驚嚇就了解是前者嘍,但─如果有唸唸不忘的話,應該也是想到自己殺害她的情況吧!我猜!

搬家之後双重人格的出現,導演利用大人主觀也就是第一人稱的觀點﹝父親自己所認為的世界﹞來看著第二人稱女兒的觀點與世界。而延伸出來的第三人稱的觀點【就是坐在電影院或是懶得去電影院看電影只等百視達出片然後租回家看的不同觀眾們】卻只能用第一人稱的觀點去推測,而這正是一個說故事及強迫性的觀點﹝編劇都是這樣子啊,觀眾才會想要知道接下來會發生的故事﹞。因此觀眾就由電影的畫面隨著大人的觀點慢慢逼進小孩的世界;心裡想著Emily和誰在玩捉迷藏的遊戲
?懷疑猜忌陷入??但也重覆看到父親﹝第一人稱的觀點﹞所不願見到的畫面─浴室、浴簾、浴缸、水、紅色、死亡、屍體﹝貓與Elizabeth﹞,又發現女兒﹝第二人稱的觀點﹞的日記本子裡的畫─浴缸、母親、水、紅色、死亡。女兒與父親所看到的畫面少了前幾樣,但卻不代表女兒沒有看到。開始思考著有可能發生的事,徒然而返,但─這或許就是這部電影最迷人的地方吧,會讓觀者跟著腳步走,找尋答案找尋躲起來的那個人。双重觀點、双重人格;反覆再反覆,誰受傷誰彌補誰,大人與小孩的世界、電影與觀眾的世界到底誰躲誰!?到底誰捉誰!?

而故意做的小動作也不錯,David發現貓的屍體之後,竟然毫無掩飾自己心虛的觀點,急忙的將屍體處理掉,是因為害怕!但─是害怕面對自己內心還是害怕某個東西﹝大人不願承認及面對的東西﹞的存在。

照片的元素一直是電影慣用的手法,可以代表家人的幸福美滿;或者是假相﹝照片只是一種過去式或暫時性的假相與回憶,和現在的狀況形成諷刺的對比﹞。當父親所架構起的父權主義﹝父親的觀點及照片的假相﹞一再被挑釁與銷毀,父親所面臨到的是內心的忿怒﹝一直認定的世界被戳破因而忿恨﹞與找尋答案的衝擊﹝所認定的世界開始瓦解之後需要找尋與面對的另一個世界﹞。

女兒所看到的世界一再被父親否認,是因為大人不相信鬼魅;還是認為小孩是因心靈受創所延伸出來的假相不足為信;又或者是單純的不信任小孩呢?

女兒到後段竟要求關上房門睡覺,是因為喜歡上新的朋友不想讓父親看見﹝女兒拒絕父親進入他的世界﹞或是害怕某個人物進入他房間﹝害怕某個人物進入他的世界﹞?我們都用自己的思考模式去看待小孩的世界,也不願相信小孩所認定的世界,逕而使得小孩寧願架構起自己的獨立空間與世界,這些都是值得身為大人的我們必須思考及反省的。

片尾女兒在畫冊上畫了兩個自己,是代表女兒的雙重人格亦或是其他的象徵,就留給觀者自己去遐想思考吧!

而我們所看到的世界並不能代表所有人看到的世界,但所有的世界都是需要更多的愛與諒解的世界!



文  2005-03-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m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